(資料圖)
7月14日,被業(yè)界寄予厚望的電影《碟中諜7:致命清算(上)》(簡稱《碟中諜7》)正式上映,加入暑期檔激戰(zhàn)中。
影片中,“阿湯哥”湯姆·克魯斯親身完成了一系列驚險特技動作的拍攝,奉上誠意滿滿的動作戲。但截至7月30日,該片上映17天票房僅3.22億元,遭遇了滑鐵盧。
其實,不僅僅是《碟中諜7》,近年包括《阿凡達2》《速度與激情10》等引進大片票房都不甚理想。歸根到底,還是觀眾的口味趨于“務(wù)實”,對好萊塢擅長包裝的個人英雄主義敘事濾鏡已不再一味追捧。
自1996年推出首部《碟中諜》開始,該系列片已跨越27年,最吸引觀眾的元素就是實景實拍以及湯姆·克魯斯堅持挑戰(zhàn)全新難度動作的精神。此前的系列作品中奉上過懸空取物、徒手攀巖、金茂秋千等精彩情節(jié),讓觀眾過足眼癮。到《碟中諜7》,動作再度升級,大量的實景拍攝和演員的親身上陣更是延續(xù)其動作片的一貫風格。
《碟中諜7》由克里斯托夫·邁考利執(zhí)導(dǎo),湯姆·克魯斯、西蒙·佩吉、麗貝卡·弗格森、凡妮莎·柯比等原班人馬回歸,并有海莉·阿特維爾、龐·克萊門捷夫等全新主演加盟。片中,湯姆·克魯斯飾演的特工伊森·亨特遭遇全世界勁敵追殺,IMF任務(wù)小組的每位成員生命都受到威脅,面臨眾多潛在敵人。伊森堅定地想要保護隊友,卻遭到了隊友的拒絕,理由是完成任務(wù)比他們的生命更重要。伊森在隊友性命與任務(wù)使命之間如何抉擇,成為該片的重要懸念。
主演湯姆·克魯斯寶刀未老,61歲的年紀仍堅持著“挑戰(zhàn)不可能”的精神,親身完成一系列驚險特技動作的實地拍攝,在羅馬街頭單手飆車、騎摩托車躍下懸崖、在挪威墜崖列車上驚險倒掛救人、在幾秒內(nèi)完成定點跳傘等等。其中最讓人感到驚險刺激的一幕,還是伊森駕駛著摩托車從1200多米高的懸崖上一躍而下、跳傘逃生的那段戲。為完成這場高難度動作戲,湯姆·克魯斯在開拍前完成了500次跳傘、13000次摩托跳躍的訓(xùn)練,其實拍精神著實令人欽佩。
《碟中諜7》將當下熱點議題人工智能融入劇作,相比于以往具象化的反派人物,該片的大反派卻是一種名為“智體”(The Entity)的人工智能,它功能強大可以執(zhí)行實時修改數(shù)據(jù)、破解安全代碼和冒充他人等任務(wù),在產(chǎn)生自主意識之后,這個AI工具變得失控,各方都想爭奪并控制它,但卻反被它拉入設(shè)好的局中。
不難看出,《碟中諜》系列電影也在與時俱進,試圖融入熱點,增加創(chuàng)新之處,但效果甚微。人工智能的議題已經(jīng)討論了幾年,相關(guān)電影也層出不窮,AI作為反派都快被寫“爛”了。在這種競爭激烈的情況下,觀眾更期待AI反派的不同形象,但該片對“智體”的塑造明顯不足,在ChatGPT重塑互聯(lián)網(wǎng)形態(tài)的當下,片中所謂“一把鑰匙改變世界”的做法太過老套。也許編劇想緊跟時事,探討關(guān)于“人工智能合理性、可控性和與人類關(guān)系”的問題,但就本片內(nèi)容而言,其最終還是僅成為服務(wù)伊森·亨特拯救世界的行動工具。
作為經(jīng)典系列電影的續(xù)作,除了情懷,創(chuàng)新是最大的爆點,目前看來,《碟中諜7》的票房表現(xiàn)和電影內(nèi)容都差了點意思。誠然,已達耳順之年的阿湯哥少了許多凌厲,演起愛情戲來給觀眾的代入感不如過往。另一方面,系列前作過多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觀影門檻。但歸根到底,還是觀眾開始對好萊塢所擅長包裝的個人英雄主義敘事的祛魅。
再跳出該片來看當下競爭激烈的暑期檔,前有熱度不減的《長安三萬里》,后有《封神第一部》《茶啊二中》《芭比》《熱烈》等影片,市場競爭空前激烈。夾縫中生存的《碟中諜7》,票房遭遇滑鐵盧也是意料之中。(周琴 鄧情)
標簽: